錢幣收藏后續發展空間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一套一套人民幣漸漸的退出社會,第一套人民幣距離現在已經有50多年,整套市價已經超過300萬的價格。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走過半個多世紀的滄桑歷程。如今,退市后的人民幣已經成為一種藝術品和文物,錢幣收藏后續發展空間很大,成為錢幣市場上的一批“黑馬”只是時間的問題。
紙幣升值較快
錢幣收藏界有一句話:“金不如銀,銀不如銅,銅不如紙。”說的是紙幣的升值潛力最大。
“由于年代、歷史意義等一系列原因,已經退出流通的第一、二、三套人民幣,一直有著較好的收藏價值,價格也穩中有升。”25日,黃石收藏家聯誼會副會長詹志杰介紹,第一套人民幣停止使用長達50年之久,市價已超過300萬元。隨著第一套人民幣強勢漲值,收藏者將目光聚焦在第二、三套,甚至是第四套上。“由于紙幣收藏具有門檻低、入門快、風險小等優點,如果能妥善保管,藏點錢,翻幾番,其實這事也簡單。”詹志杰開玩笑地說。
詹志杰翻出自己收藏的第二套人民幣,不無遺憾地說:“我這套收藏,獨缺了最珍貴的一枚10元。”他介紹說,第二套人民幣中10元人民幣,是由前蘇聯代為印制的,其尺寸為210毫米×85毫米,是所有人民幣中尺寸最大的一枚,該幣正面左側有國徽水印,基色為黑色,俗稱“大黑十”,“目前品相好的一張‘大黑十’價值20多萬元。”
“除此之外,連體鈔也是收藏的熱門。”詹志杰說,連體鈔是多張連在一起未裁切的紙幣,它薈萃了以往收藏類品種的優點,給人愛不釋手的感覺。目前,第四套80版50元四連體鈔市價已達20萬元。
見證歷史變遷
948年12月1日,新華通訊社播發一則令人振奮的消息:“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和發行的新幣,今天頭一天和石家莊人民見面,新幣象征著全國勝利為期不遠……”伴隨著解放戰爭的勝利和迎接新中國的誕生,出于國家統一的需要,人民幣在新中國成立前夕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一張張熟悉或已經淡去視線的貨幣曾滲透進每一個普通中國人的日常生活。通過它們,人們似乎能聽見新中國60多年成長中那鼓舞人心的腳步聲。
“作為國家形象,體現國家風貌的紙幣自然是反映一個國家發展歷程的最好見證。”詹志杰拿出自己珍藏的1955年發行的一種面值為3元的人民幣。
據了解,這是中國鈔幣史上唯一一枚3元面值人民幣,屬于第二套人民幣中的一種,當年是周恩來總理親自點名發行的。當時我國的印刷技術還很落后,所以3元、5元、10元三種面額鈔票是由國內設計,委托前蘇聯代為印刷的,故稱之為“蘇三幣”。
“由于當時特定的一些歷史原因,1964年,3元、5元、10元三種人民幣停止收兌和流通,要求持有者到銀行把這三種鈔票兌換成其他面額的鈔票,限期一個月,過期作廢。”詹志杰說,當時大多數人立即去銀行進行兌換,仍流散在社會上的少數鈔票,如今成為了收藏品。“特別是3元面值的‘蘇三幣’,堪稱‘空前絕后’,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收藏“錢景”良好
“錢買錢,錢賣錢,錢進錢出錢炒錢;錢生錢,錢養錢,錢來錢往錢賺錢。”人民幣是投資門檻低、周期短、回報高、風險小的項目,因此,也被人們稱之為收藏界的“軟黃金”。
“收藏、投資人民幣,對于很多普通老百姓來說都不陌生,它是一種非常理想的理財投資方式。但是,炒賣還沒有退出流通領域的人民幣是違法的。”原黃石收藏聯誼會常務副會長、資深收藏家陳進特別強調,“所以,收藏界流行的說法是‘搶三收四留其五’(三四五意為第三、四、五套人民幣)。”
詹志杰分析說,從目前收藏人群來看,第三套和第四套人民幣的收藏者是人民幣收藏的“主力軍”。收藏人數多,炒作熱,升值快,是其主要優點。
“連號的、特殊號碼的和錯版的紙幣其市場價格要高于不連號的和普通號碼的。另外,紙幣不少品種的版別較多,同樣面額的紙幣市場價格均有不同,如60版貳元券,有‘五星水印’和‘古幣水印’兩個品種,存世量均少。”
“紙幣在長時間的流通過程中,磨損非常明顯。另外,假幣也不斷產生,尤其是面額比較高的品種以及停止流通后市場價格被不斷推高的品種。”詹志杰表示,早期的人民幣品種多,如第一套人民幣有62種版別,第二套人民幣有13種版別,但存留數量少,品相上佳的更少,所以一定要注意品相、辨別真假問題。
![]() |
![]() |
上一篇:人民幣收藏魅力在哪
全國首家郵票錢幣收購中心,免費鑒定。 高價收購郵票、紙幣、金銀幣等,收購網是集銷售、收購、鑒定、策劃、交流為一體的綜合性平臺。
QQ客服:188756518
電話:010-82960029
手機:15001113788
Email:yp5151@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黃寺大街德勝置業大廈1號樓1011室